第81章 陶瓷界的震动:必须亲自上门拜访叶轩_直播:我二十岁退休,回村养老了
笔趣阁 > 直播:我二十岁退休,回村养老了 > 第81章 陶瓷界的震动:必须亲自上门拜访叶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1章 陶瓷界的震动:必须亲自上门拜访叶轩

  第81章陶瓷界的震动:必须亲自上门拜访叶轩!

  第81章陶瓷界的震动:必须亲自上门拜访叶轩!

  豫省焦市当羊峪,某座大型瓷窑。

  “这次能成功吗?”

  一个上身穿着灰色麻布短袖,下身棉布长裤,裤腿上沾着些许泥土的瘦削老人自言自语着。

  老人乃是这一瓷窑的负责人柴军,同时也是一位陶瓷艺术大师。

  一边等着电窑炉自然冷却,老人的目光已经紧紧看向了手心里的陶瓷碎片。

  这块陶瓷碎片不到巴掌大小,上面有着不少细碎的刮痕和裂纹,一看就有着极强的年代感。

  可残片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又透着拥有者对其的珍惜和爱护。

  要说到这片残片的特殊之处,那便是残片内外一致的颜色。

  不是往常的单色泥料,而是棕黄白三色混合而成的泥料!

  这么一来,这块陶瓷碎片的身份已经不言而喻——

  从绞胎瓷遗址挖出的绞胎瓷残片!

  听到电窑炉传来一声机械音提醒,意识到电窑炉已经冷却完毕,柴老把手中的残片爱惜无比收了起来,随后戴着白手套迫不及待打开了已经冷却的电窑炉。

  不过,就在他满眼期待地从窑炉内部掏出一个个匣钵时,就见匣钵内满是颜色不一的陶瓷碎渣。

  有的已经彻底皲裂,连个完整的样子都拼凑不出。

  有的看似还有个完整的样子,可要么边缘出现缺口,要么瓶口出现裂纹,一看就知道是失败品。

  直到看到窑炉内部最后一个匣钵内的白蓝双色陶瓷还保留完整的碗状,老人已经把最后的希冀放在了这里头。

  哪怕有一个完整的成品,那也算成功啊!

  小心翼翼的把陶瓷小碗捧了出来,柴老浑浊的眼神满是晶亮。

  掌部微微转动,柴老一眼就看到了陶瓷碗口那明显的裂纹,方才的笑意立马僵在了嘴边。

  “又……失败了吗?!”

  满是落寞地叹了一口气,柴老的目光立马暗淡了起来。

  当羊峪作为国内最大的瓷窑之一,本就是瓷中君子绞胎瓷的发源地。

  从上一辈手中继承了瓷窑的柴老,从小到大听着绞胎瓷的故事长大,自小就有复原绞胎瓷的凌云壮志。

  年年造访大英博物馆,就为了研究大英博物馆内仅存的绞胎瓷。

  每每回国闭关,从黏土成分、黏土比例、烤制温度等诸多细节一一考量。

  可惜,十多年过去了,他依旧没有复原绞胎瓷的制作方法。

  一次又一次的满怀希冀,迎来的依旧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更让他觉得难受的是,隔壁的岛国却在三年前传来了绞胎瓷复原成功的好消息。

  凭借着复原绞胎瓷的名气,那位复原成功的绞胎瓷大师小山富夫,还专门给绞胎瓷取了一个叫做“练上手”的日式名称。

  短短一年时间,在小山富夫这位绞胎瓷大师的带领下,一批以“练上手”著称的陶艺大师渐次而生,开始在国际陶艺界享有盛誉。

  不光如此,岛国的陶瓷界更是放出了风声——

  他们要将绞胎瓷申遗,表明绞胎瓷本就属于岛国

  这一宣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华夏陶瓷界的震动。

  唐代期间,岛国向华夏派遣了大量遣唐使,这才习得了当时最为流行的绞胎瓷制造技术。

  史书上明明有目共睹,岛国人怎么能睁眼说着瞎话?!

  绞胎瓷明明乃华夏之瑰宝,岂能被他国染指?!

  作为绞胎瓷的发源地,当羊峪大大小小的瓷窑义愤填膺,越发投入到了绞胎瓷复原一事之中。

  其中,最具有复原成功可能性的,便是拥有绞胎瓷残片的柴老。

  可最新的这一次复原,结果已经显而易见。

  他又双叒叕失败了!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就在柴老呆坐在电窑炉旁喃喃自语时,一道焦急的声音从远处响起。

  “柴老,快!陶瓷协会打来了电话,说您必须要参加线上会议……”

  陶瓷协会?

  柴老对这种形式上的会议向来不感冒,正准备习以为常的挥手随意打发,就听到工作人员又冒出了一句话。

  “据说民间有人成功复原了绞胎瓷,请您一定要出席!”

  有人复原了绞胎瓷?

  柴老噌的一下从原位站了起来,直奔会议室而去。

  “马上带我去!”

  ……

  几分钟后,柴老屁股都还没坐下,一开口就直问关键。

  “绞胎瓷的消息在哪里?”

  中气十足的声音一出,临时会议方才还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同样跟着一静。

  杨杰作为第一个发现绞胎瓷的成员,沾了自家老师吴主任的光,有幸参加了这场临时会议。

  只不过,看到这场临时会议上出现的一个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ID名,他恨不得自己越缩越小,巴不得自己的存在感为零。

  这帮要么是出现在他教科书上的人物,要么就是目前业界的行业大佬和泰山北斗,自己何德何能出现在这里?!

  此时,听到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杨杰这才注意到发言人乃是当羊峪的陶瓷大家柴军。

  当羊峪?!

  杨杰猛地反应了过来。

  这不就是绞胎瓷的发源地吗?

  就在杨杰一边回想着绞胎瓷的发展史时,他身旁的吴主任已经将发现绞胎瓷的起因经过在会议上介绍了一遍。

  “事情是这个样子,这名叫做叶轩的主播尝试了绞胎瓷的复原……”

  “这是目前他开窑的成品,据我观察,这里面已经出现了十多种花纹……”

  “不少花纹跟大英博物馆仅存的藏品相同,甚至还有大英博物馆都没有出现过的绞胎瓷……”

  一张又一张花纹不同的图片出现在了电脑中,柴老早就已经带上了老花眼,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看的那叫一个仔细。

  绞胎罐,绞胎壶,绞胎瓶,绞胎碗……

  一个个全都是他在梦中不知道做了多少遍的绞胎瓷,现如今全都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等到吴主任的声音一结束,参与本次会议的众人的声音接连响起。

  “要是绞胎瓷成功复原,是不是我们也可以正式申遗?!据说隔壁的岛国下个月就要正式申遗,妄图将我国之文化宝藏据为己有,简直就是恬不知耻!”

  “是啊,这个好消息来的简直正是时候!”

  “没错!我们华夏才是绞胎瓷的发源地,怎么能让他人抢走?”

  就在一连串的讨论中,陶瓷协会的会长已经问出了最为关键的一句话。

  “作为绞胎瓷发源地的传承人,柴老,您怎么看?!”

  这道声音一出,七嘴八舌的讨论声全都安静了下来。

  很快,所有人都听到了柴老迫不及待的声音。

  “有这个年轻人的地址吗?我要亲自上门拜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65.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65.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